必一运动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

  新闻资讯     |      2024-05-10 17:31

  必一运动“5、4、3、2、1,点火,发射!”随着指令员一声令下,巨大的火箭尾部喷出火焰、飞向太空。这是我们在电视中见到的火箭发射场景。

  然而,观众通过电视机屏幕,很难获得在现场观看火箭发射的震撼感。而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科博会)上,VR、AR技术则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箭发射现场。

  这仅仅是科技“走入”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那么,还有哪些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已经向我们走来?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特意深入展会现场,以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在多数人眼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芯片、全息等创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看上去有些“高大上”,离我们生活很远。但事实上,它们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记者注意到,苏州展区展出的“观致Mile 1”概念车,除了别具一格的外形,还融合了5G高速网络和人工智能助手,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还能通过中控台上悬浮的人工智能球,用语音控制提供包括车辆信息、天气查询、行程规划必一运动、服务预约等服务,拉近了公众和智能汽车的距离。

  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则将真实的城市建筑融入VR(虚拟现实)游戏,使玩家可以在风驰电掣中发现身处一片熟悉的街头。

  全息技术是一种3D显示技术。上海大学全息团队突破了光学全息无法做到实时动态刷新的技术瓶颈,研发出了每秒可刷新千幅全息图的实时动态全息三维显示屏。

  在青浦展区,一款可以自动跟随的行李箱会吸引不少人的眼球。这是全球首款无须任何遥控、能够实现自动跟随行走的行李箱。它通过视觉识别技术、跟踪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避障与导航技术、策略层的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应用,颠覆了行李箱的传统使用方式。

  Pepper是一款由日本软银集团和法国Aldebaran Robotics公司联手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它配备了语音识别技术、呈现优美姿态的关节技术,以及分析表情和声调的情绪识别技术,可与人类进行交流。此外必一运动,由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塔林理工大学两所世界知名院校联合发起的世界Robotex机器赛将在科博会打响,来自全世界的创客团队将带领自己的机器人同台竞技。

  在西馆展区,中国首款智能太阳能电动车将在展会上展示,让观众体验智能的神奇;由中国航天研究所提供的高仿真“玉兔号”月球车也将首次与观众零距离见面。

  此外,“火星车漫游探测VR系统”依据真实数据,还原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质结构及气象环境。观众可使用操作手柄控制火星车,执行相关探测任务。

  “本届上海科博会的舞台活动更加注重互动性必一运动,观众可以有机会与科技大咖开展对话和讨论。”上海市科协梁兆正表示, “神舟十号”女航天员、太空教师王亚平将与现场观众分享“太空经历”,比如执行任务会面临哪些特别的困难、如何克服的、为何选择成为航天员等。

  中科院院士张旭等三位院士以及国内多位智能专家、量子通信专家、区块链研究专家,他们将为观众演绎、解读科普新知识、新原理。

  此外,中国科幻大咖韩松和江波将来现场与科幻迷见面,并与读者交流科幻创作心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潘沈涵、中国工匠王军首次在科博演绎大舞台,演绎他们的工匠技能。

  未来的教室将会是什么样?复旦上科展示的AR未来教室项目给出了答案。2017年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导VR进入学校、加快建设高校虚拟实验室。

  在复旦上科的AR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不再需要黑板,通过使用平板、互动白板作为载体,配合知识点,拓展教学手段,同时也可直接扫描教材来使用。通过头戴式VR眼镜实现虚拟实现课程资源的播放,结合教学讲义,方便教学开展。

  “科技发展必须要有温度。”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胡陶荣表示必一运动,移动通信、物联网、云技术、卫星定位、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这些“黑科技”技术,早已融入了现代生活。年轻人常常通过智能手机就能熟练应用,但对于老人,却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用科技为老年人健康赋能,让老年人感受到科技的温度?在科博会上,不少参展企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如,孝信通根据老年人的痛点,设计了一个移动智能助老神器:如果老年人在外突发心脏病,移动智能终端就会向周围发出求救信息,并通知亲属。此外,它可以时刻关注长辈身体异常状况并通知亲属,也能提醒长辈不要忘记关煤气、记得锁门。

  上海爱护网展出的24小时无人智慧售药机,为老年人寻医买药提供了便利。还能提供24小时远程问诊服务等必一运动。

  记者还注意到,除了针对老年人开发的健康产品,本届科博会还有一些便于残障人士使用的产品,真正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温度。